老人回忆搬家经历 |
编辑:广州诚捷搬家服务有限公司 时间:2012/11/02 字号:大 中 小 |
摘要:老人回忆搬家经历 |
房子在百姓眼里就是家,一辈子就为了这个家。而每当说到家的时候,市民王子平的脑子里就浮现出30年来六次搬家的每一细节。用她的话说,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来,房子是越搬越大,生活是越来越好! 5平方米厨房就是家 1979年初,天津知青王子平和爱人带着只有两岁的儿子从黑龙江赵光农场回到天津。那时候,王子平夫家不到25平方米的平房里住着年迈的公婆和六个儿子;她娘家的两间屋子则住着六口人,里间还是弟弟的新房,其中一个妹妹只得常年住单位集体宿舍。在这种情况下,王子平的公婆只得腾出了5平方米的小厨房(临建房),让他们三口人居住下来。这个小房子连普通的床都放不下,只得用木板搭了个小点儿的床铺,各种杂物只能堆在炕上。王子平回忆说,那间5平方米的房子夕晒,夏天屋子里就像蒸笼一样。多少个夜里,一家人都是坐在外面胡同里度过暑热的煎熬。那年夏天,儿子脸上和头顶热得长满疖子。 单位福利分房 转年,王子平爱人所在的单位了解到他们一家人的境遇后,临时借给他们一间7平方米的平房。“尽管这房子也很小、不朝阳,可当时我们特别高兴,因为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窝’。”王子平激动地回忆着当时的情景。 王子平一家在这间房子里住了两年后,再次赶上爱人单位分房,他们分到了一间16平方米的“拆大”。尽管是和四户人家一块儿住在同一单元里,没有厨房、没有煤气,一楼不朝阳,可对于他们来说,这又是一件高兴的事,因为他们第一次住进楼房。上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天津老城区的改造和新生活区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居民居住条件逐步得到改善。1987年,王子平一家迎来了最难忘的幸福时光。她爱人单位又一次进行福利分房。王子平说:“我们换了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直门独单,回津八年了,一家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厨房和厕所,儿子也有了稍微安静的学习空间。”那时候,这个不大的新“窝”,在王子平的眼里就好像宫殿一样。 住进近百平方米商品房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天津市加速完成对成片危陋平房的改造,大批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住房紧张状况从根本上得到缓解。随着儿子的长大,王子平觉得现有的住房越来越拥挤和不方便了。1994年,王子平一家第五次搬进了新家,拥有了5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尽管这房子地处城郊结合部,三口人上班、上学都很远,坐车也不方便,可一家三口仍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王子平说,每到周末,一家人在这亮堂堂的房间里怎么呆怎么舒服,心想这辈子也不会再离开这里了。 岁月匆匆流逝,到了2001年,王子平的儿子到了该成家的年龄,她和丈夫也开始给儿子准备婚房。王子平告诉记者:“那时本来是想买一间独单给儿子或我们老两口住就可以了,但随着看房次数的增加,我们决定在临退休前贷款买更大的商品房!”2002年,王子平一家第六次搬家,住进南开区红旗路附近一间近百平方米、价值30多万元的新房。2005年,王子平的儿子结婚又买了新房。 60岁的王子平回忆过去的30年,感慨万千。她说,六次搬家换房的经历,从以前一大家子挤在一间平房里到单位分房,而后到福利房,再到商品房,变化真是翻天覆地。 |
上一条:暂时没有! | 下一条:小区居民呼吁废品站搬家 |